楼层直达
- 管家服务
- 水保土地
- 前期咨询
- 服务认证
- 综合环境
- 污水设备
- 净化设备
- 固废设备
- 材料设备
- 节能设备
我只是个EHS工程师,或 我只是个采购人员;供应链风险要怎么管理?我该关注什么方面?有哪些内容指标可供参考?上个月(老兄,你该不会一个月后才知道吧?)有个供应商企业被环保督察组进行立案处罚了,跟我有关系吗?
供应链风险 供应链是一个多环节、多通道的复杂系统,供应链企业之间的合作会因为信息不对称、信息扭曲、市场不确定性、法律法规、经济等因素的变化而导致各种风险的存在。让我们来举一个例子,我们经常会光顾的传统早餐摊。如果老板在早上没有准备好面粉黄豆等原材料,那么就没有办法做大饼和豆浆,供应不了顾客。如果没有办理卫生许可证,小店可能被要求关门停业没法做生意。这些都是供应链活动里的风险。 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使这条连续的链断裂,影响整个供应链的正常运作。而一旦公司的供应链中断,并且这种情况为公众所知,公司的声誉和经营业绩将会受到严重影响。据调查,经历这种问题的公司,平均营业收入、销售额,乃至资产都将大幅下降。一家美国的调查咨询公司Gartner Group 2003年就曾预言,l/5的企业将会受到某种形式的供应链中断的影响,并且这些企业中的60%会因此而退出该行业。 供应链中断的风险增加,不仅仅是因为自然灾害、罢工、恐怖袭击等事件影响,环境风险问题同样会造成这样的结果。 供应链与环境风险 去年沸沸扬扬的“舍弗勒事件”里,因为其滚针供应商多次受到行政处罚最终被停产,差点造成上海通用在内的众多整车企业停产,就是一起非常典型的供应链环境风险案例。它透视出目前供应链风险管理上的问题: 供应商环境信息获取延迟忽视供应商的环境表现缺乏对供应商的环境风险管控意识没有建立供应商环境监控评估机制 尽管规避供应链风险问题已引起业界的重视,但在实际运作中并没有真正建立起供应链风险预警机制;目前众多品牌企业还在这条道路的探索上。 首先,环境风险概况。大家也都感觉到,各类环境风险事件频发,近几年环保相关法律法规更新频繁,执法高压加严,以及公众对环境安全的诉求持续增高,环境风险与公众可接受风险水平之间的矛盾日趋凸显;环境风险防控已经成为当前我国面临的重大课题。中央环保督查的常态化,这其实暗示了这是一个过渡成长的时机,也是产业淘汰更新的阶段。各类新型、未知环境风险的涌现会使供应链环境风险趋势存在着不确定性。 供应链从采购、生产到销售过程是由多个节点企业共同参与而形成的串行或并行的混合网络结构。供应链整体风险是由各节点风险传递而成。因此,通过对节点企业风险的识别与判断,进行风险调整和优化,将大大加强整个供应链的风险控制。这个逻辑,在环境风险管控上同样适用。 供应链环境风险与信息化 长期以来,我国的环境风险管理模式主要是事件驱动型的模式为主。供应链管理中,对突发事件的发生要有充分的准备。对于一些偶发但破坏性大的事件,可预先制订应变措施,制定应对突发事件的工作流程,建立应变事件的小组。同时,要建立一整套预警评价指标体系,当其中一项以上的指标偏离正常水平并超过某一“临界值”时,发出预警信号时,及时做出处理。 供应链的环境风险当中,我们需要防范的是系统性的风险,这个就需要信息的透明化、全面化和能够及时的处理,其实很多风险来源于我们对供应链情况的不了解、不察觉;只有在建立了一个综合的信息系统之后,对整个供应链的EHS合规经营的状况进行分析,对各种风险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后,我们才能够有效的防范风险。 这几年,像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板块,同时也是最早关注合规话题的行业,在大数据、业务分析这个领域都进行了大量的投资,根据IBC最新的报道,银行业全球对于大数据方面的投入已经超过了将近200亿美元,而且我们可以看到,重中之重就是风险管理的应用。为了强化集中监督的风险监测职能,实现由规范性监督向风险性监督、由单一事后监督向事后监督与事中监测相结合的转变,金融机构都在竭力于建设运营风险监测系统,来监测日常业务处理中存在的异常与问题。金融机构对企业客户的信用评级方法和评级标准,通常从偿债能力、获利能力、经营管理、履约情况、发展能力与潜力等出发;而环境信用及其风险等级情况,业已成为了金融机构业务监控的一个方面。 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的主题是环境风险数据如何服务供应链监控预警的话题。我们是否可通过对环境信息的及时识别、核查及统计分析,揭示相应风险,并及时处置和化解?从而实现非现场监督与现场监督、全面监督与重点监督、集中监督与分级监督有机结合,提高供应链风险监控的针对性、有效性和时效性,不断降低风险事件出现的可能性,以保障内部和整个供应链的安全与顺畅运行,减少损失,以期达到提高对供应商的监管威慑力,有效提升运营风险管控能力的目的。 我们带来什么改变? 接下来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具体我们如何用大数据应对供应链环境风险问题,我们解决方案很明晰,首先是整合外部的数据,然后结合行业/企业内部的情况,我们通过绿色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www.chngreenchain.com),帮助供应链用户提供以数据驱动为目的的高效决策方法。 首先是我们的数据源,我们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收集整理各种巨量的数据,我们在多年的环境咨询行业和绿色供应链项目的实战经验里,从信息完整性、客观性及科学性出发,首先对环境信息的内容范围做了界定及分类。其中最主要是企业的数据,这是我们得到用户授权后,和政府及机构、一些机构合作得到的信息。 还有另外一方面,就是整个行业的动向,我们会追踪整个行业的政策、法律法规、从业报告、舆情监控做一些定期的分析,然后展示一个地方和一个行业的趋势表现,基于大量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我们进行每日更新,我们可以及时知道供应链节点企业的行为动态,通过建模,在绿色供应链成熟度模型基础上做一些异常的检测,如果发现风险点,我们会评估,然后对用户主动发出预警提示。 我们通过大数据技术整合数据资产,挖掘数据价值,目的是服务于金融机构、政府企业,还有大型的供应链企业,为他们提供环境风险监控的方案。 对上游供应商的环境管理表现进行自动监控和反馈,提高供应链环境信息传递时效性;协助采购部门开展合规供应商和可持续供应商的比对和甄选,使环境管理门槛与商务合作模式得到有机结合;主动快捷地掌握供应商实时环境风险状况,规范供应商的环保档案,建立供应商环境风险预警机制,提升突发性环境事件风险应急能力;实现供应链上企业环境信息一站式自我披露及公开,从提升环境信息透明的角度推动企业社会责任的落实及对环境信息公开义务的履行; 供应链环境风险数据监控机制的建立和维护,可有效解决供应链绿色信息不对称问题,帮助采购团队及其供应商/服务合作伙伴寻找应对CSR挑战的共同立足点,带动上下游企业同步绿色发展! |
说声谢谢,感谢回答者的无私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