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官方微信
随时掌握最新消息
 官方微信
 
收藏  |   举报 2018-08-06 10:46   关注:387   回答:1

海域生态遭受污染,如何治理?谁来赔偿?

已解决 悬赏分:0 - 解决时间 2018-08-06 11:59
海域生态遭受污染,如何治理?谁来赔偿?
  支持(0)  |   反对(1)  |   举报 2018-08-06 11:44

1月6日20时许,隶属伊朗光辉海运有限公司的巴拿马籍油船“桑吉”轮与香港籍货船“长峰水晶”轮在长江口以东约160海里处相撞,导致“桑吉”轮起火。1月16日根据卫星遥感数据解译,图像覆盖海域监测到条带状油污分布区,油污集中区面积约69平方公里,另有约40平方公里有零星油污分布。

国家海洋局工作人员在沉船周边海域开展现场监测,共采集31个站位水样。监测结果显示,部分站位发现黑色油污带,并伴有浓重的油污味。石油类物质浓度高值为997.5μg/L,超过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限值。2个站位的石油类物质浓度超过三类标准,13个站位的石油类物质浓度超过一类标准。

一、海域生态遭遇污染,如何治理?

根据上海海事局公布的信息,“桑吉”轮载有大约13.6万吨凝析油。因为凝析油具有极强的挥发性,混合在空气中容易产生燃烧或爆炸。经过燃烧后,还会产生一些有毒有害的成分,会对海洋环境存在潜在的影响。此外,凝析油含有硫醇等一些杂质,一旦挥发到大气中还可能产生一定的大气污染。根据官方发布的数据,推测事发海域油污带厚度在0.3微米左右,首选‘吸油宝’进行处理。

“吸油宝”是一种新型聚合物吸附材料,外形是酷似海绵的白色绒布,外面包裹着一层特殊的高分子布。用“吸油宝”制成的鱼鳞型吸油拖栏,每组长约10米,可以根据实际所需进行组装,固定在船只上对污染区域进行拦截,“吞”光油污。 此外,因为“吸油宝”外面包裹了一层高分子布,就好像穿上了坚固耐磨的铠甲,反复使用1000次还能保证吸附效率不减,这样也大大压缩了使用成本。

2013年,在“11·22青岛输油管道爆炸事件”中,漏油导致张戈庄附近4万平方米左右的海域污染,在处理油污时使用了“吸油宝”。半年后回到事发地查看时,发现生态环境已基本恢复,藤壶、钉螺、蚝等海洋生物在原污染区域大量繁生。而运用吸油毡和消油剂等传统清污手段的海域,事故两年后仍遗留大量油污,水体浑浊。

二、海域生态遭遇污染,谁出钱治理?

“桑吉”在东海燃烧9天并于1月14日17时最终沉没,海面出现数平方公里油污带,此次事故将涉及海洋生态损害赔偿,以及对近海渔场的损失赔偿,引起社会关注。值得关注的是,1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正式实施《关于审理海洋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该规定出台,表明东海沿海城市受损海洋生态将有三道“防线”保障获赔。

“桑吉”油轮沉没在长江口以东约160海里处,燃烧9天又向东南漂移100多海里,远超我国12海里领海范围,涉及的东海海洋生态损害赔偿将数额巨大。由于“桑吉”油轮在东海燃烧沉没,污染并扩散行为是持续的,因此,按照最高人民法院新规索赔,没有任何法律障碍。但由于涉及对国外索赔,事涉国家对外政策比较敏感,应由国家层面来协调,索赔可能是由国家海洋局或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统一协调。

三、海洋生态损害赔偿费用包括哪些?

海洋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损失赔偿范围包括:

(一)预防措施费用,即为减轻或者防止海洋环境污染、生态恶化、自然资源减少所采取合理应急处置措施而发生的费用;

(二)恢复费用,即采取或者将要采取措施恢复或者部分恢复受损害海洋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功能所需费用;

(三)恢复期间损失,即受损害的海洋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功能部分或者完全恢复前的海洋自然资源损失、生态环境服务功能损失;

(四)调查评估费用,即调查、勘查、监测污染区域和评估污染等损害风险与实际损害所发生的费用。

法院判决责任者赔偿海洋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损失的,依法行使海洋环境监督管理权的机关受领赔款后向国库账户交纳。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需要采取强制执行措施的,应当移送执行。

提问者对答案的评价:
说声谢谢,感谢回答者的无私帮助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注册协议  |  隐私政策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津ICP备19001423号

低空经济网


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审核: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投诉: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售后: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