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重点任务
(一)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
优化调整产业布局。严格新改扩建项目环境准入,新建涉工业炉窑的建设项目,原则上要进入园区,配套建设高效环保治理设施。禁止在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敏感区域内新建、扩建、改建工业炉窑。各盟市应制定计划,对位于城市建成区范围内涉工业炉窑的钢铁、石化、化工、有色、水泥等高耗能、高排放企业完成搬迁、改造。(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工业和信J息化厅、发展和改革委按照职责分工牵头督导。以下责任主体均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不再列出)
加大落后产能淘汰。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六部门《关于利用综合标准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退出的指导意见》(工信部联产业E2017〕30号)的要求,对落后产能和不达标工业炉窑依法依规予以处置。各盟市人民政府要制定整治计划,对热效率低下、敞开未封闭,装各简易落后、自动化程度低,无组织排放突出,无治理设施或治理设施工艺落后等严重污染环境的工业炉窑,以及对无证排污、超标超总量排放以及逃避监管方式排放大气污染物的,依法予以停产整治,情节严重的,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依法责令停业、关闭。各盟市应结合《内蒙古自治区“散乱污”工业企业综合整治专项行动方案》(内政办发E2019〕9号)相关要求和前期摸底排查的结果,将涉及工业炉窑淘汰取缔的整治内容一并实施。(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生态环境厅按照职责分工牵头督导)
(二)加快燃料清洁化替代
加快淘汰热电联产供热管网覆盖范围内的燃煤加热、烘干炉(窑);加快推动铸造(10吨/小时及以下)、岩棉等行业冲天炉改为电炉。推进燃料清洁化替代,重点区域禁止掺烧高硫石油焦(硫含量大于3%)。玻璃行业全面禁止掺烧高硫石油焦。(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工业和信·息化厅按照职责分工牵头督导)
(三)大力实施工业炉窑深度治理
推进工业炉窑全面达标排放。根据国家已颁布的行业排放标准(见附表4),配套建设高效脱硫脱硝除尘设施(见附表5),实施工业炉窑深度治理,推进我区工业炉窑全面达标排放。暂未制订行业排放标准的工业炉窑,包括铸造,日用玻璃,玻璃纤维、耐火材料、石灰、矿物棉等建材行业,钨、工业硅、金属冶炼废渣(灰)二次提取等有色金属行业,氮肥、电石、无机磷、活性炭等化工行业,应参照相关行业已出台的标准,全面加大污染治理力度(见附表5);铸造行业烧结、高炉工序污染排放控制按照钢铁行业相关标准要求执行。(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牵头督导)
我区重点区域内有色金属冶炼(不含氧化铝)、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焦化、石化和化工等行业,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从20.20.年1月1日起全面5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国家、自治区排放标准中未规定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的行业,执行现有排放标准。已核发排污许可证的,严格执行许可要求。(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牵头督导)全面加强无组织排放管理。严格控制工业炉窑生产工艺过程及相关物料储存、输送等无组织排放。在保障生产安全的前提下,采取密闭、封闭等有效措施(见附表6),有效提高废气收集率,产尘点及车间不得有可见烟粉尘外逸。生产工艺产尘点(装置)应采取密闭、封闭或设置集气罩等措施。煤粉、粉煤灰、石灰、除尘灰、脱硫灰等粉状物料应密闭或封闭储存、输送。粒状、块状物料应采用入棚入仓或建设防风抑尘网等封闭措施进行储存;粒状物料采用密闭、封闭等方式输送,块状物料应当采取有效抑尘措施进行输送。物料输送过程中产尘点应采取有效抑尘措施。(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牵头督导)
推进重点行业污染深度治理。落实《关于推进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加快推进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积极推进电解铝、平板玻璃、水泥、焦化等行业污染治理升级改造。通辽北部地区电解铝企业全面推进脱硫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包头地区电解铝企业脱硫设施建设进度。鼓励水泥企业实施全流程污染深度治理;重点区域内平板玻璃、建筑陶瓷企业逐步取消脱硫脱硝烟气旁路或设置各用脱硫脱硝6等设施;推进具各条件的焦化企业实施干熄焦改造。(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牵头督导)
加大煤气发生炉污染治理力度。酚水系统应封闭并配套V0Cs收集处理措施;酚水应送至煤气发生炉处置,或回收酚、氨后深度处理,或送至水煤浆炉进行焚烧等。禁止含酚废水作为煤气水封水、冲渣水。加快完成我区重点区域氮肥行业固定床间歇式煤气化炉煤气冷却由直接水洗改为间接冷却,其他区域采用直接水洗冷却方式的,造气循环水集输、储存、处理系统应封闭,收集的废气送至三废炉处理。吹风气、驰放气应全部收集利用。(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牵头督导,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参与)
(四)开展园区和产业集群综合治理
涉工业炉窑类产业集群主要包括陶瓷、玻璃、砖瓦、耐火材料、石灰、矿物棉、铸造、独立轧钢、铁合金、再生有色金属、炭素、化工等行业。各盟市要加大涉工业炉窑类工业园区和产业集群的综合治理力度,结合“三线一单”、区域战略环评、园区规划环评等文件要求,进一步梳理园区和产业发展定位、规模、结构。对标先进企业,从生产工艺、产能规模、燃料类型、污染治理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和环保治理水平;按照统一标准、统一时间表的要求,同步推进区域环境综合治理和企业升级改造。对于工业园区,加强能源替代利用与资源共享;积极推广集中供汽供热或建设清洁能源中心等,替代工业炉窑燃料用煤;充分利用园区内工厂余热、焦炉煤气等清洁能源,加强分质与梯级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形成清洁高效产业链。(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牵头督导,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