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危废
将建全国一张网,摸清底数
新京报:为什么危废非法转移倾倒屡禁不止?
邱启文:我们分析,主要有几点原因:首先,企业守法意识薄弱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危险废物产生和经营单位守法意识薄弱,相关法规制度执行不到位,导致非法倾倒、处置危险废物事件频发。其次,危险废物处置能力配置不平衡不充分。部分省份危险废物处置能力不足。另外,危险废物管理科技支撑能力不足。固体废物产生、利用处置、污染等特性的研究基础滞后,投入不足。
新京报:“无废城市”试点方案提出,遏制固体废物非法转移倾倒。下一步有何重点举措?
邱启文:我们要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着力提升危险废物监管能力。强化省、市两级固体废物监管能力建设,提升危险废物信息化监管能力和水平。科学评估处置能力缺口,着力提升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能力。将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纳入当地环保公共基础设施;继续将固体废物及危险废物处置情况纳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范畴。
另外,夯实工作基础,着力提升危险废物风险防范能力。在积极推动《固废法》修订工作基础上,加快推进相关配套法规标准修订工作,不断建立健全危险废物管理体系。继续深入开展固体废物排查,严厉打击固体废物尤其是危险废物环境违法行为。继续聚焦长江经济带,深入开展固体废物排查与整治,部署“清废行动2019”,严厉打击固体废物及危险废物环境违法行为。
同时,危险废物非法倾倒转移,点多面广,我们鼓励全社会共同来监管。我们也正在着手部署,建成包括危险废物在内的固废信息全国一张网,摸清底数,危废的转移以及处置过程均在网上运行,提升固废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固废管理跟大气和水不一样,更多是风险管控,把风险降到最低,要突出重点,不能平均用力。
新京报:在“无废城市”建设中,公众扮演什么角色?
邱启文:在“无废城市”建设中,我们出台了试行版的指标体系,其中,有5个一级指标,包括固体废物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最终处置、保障能力以及群众获得感。群众获得感,就是老百姓对“无废城市”建设的参与度、认可度、满意度,这一点至关重要。地方政府需要调动老百姓,积极参与“无废城市”建设。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固体废物的产生者,这就要求我们做“无废城市”建设的宣传员、参与者、推动者,不能做旁观者、局外人和评论家。